《憂鬱症,日與夜》18-不是所有的仗都得打(第4次看診)

2020.10.30(五) 02:00

開始服藥至今一個月,想到一件在明年拿到執照到執登之間可以做的事:以同月同日發憂鬱症歷程的系列文。從開始吃藥、可怕的副作用、到逐漸好轉的一點點變化。如果能這為這樣的揭開面紗、現身說法,而讓某個人願意接受治療。藥物也好、諮商也罷,那就太好了。實在不必拖那麼久,5個月的匍匐前進,讓自己更累更辛苦。

不過在症狀出現那麼久後才看診,也是一種面對困難的應對模式。所以書上總寫「為什麼是現在?Why now?」是個重要的問題。啊,職業病。

醫師聽了我的「濃度」說,分享自己實習時看來也是正經魔人(我覺得老師也是,怎麼搞的,這是鬱症的好發族群吧)。他跟室友的互動令我大笑,啊太像了,我完全能想像。

分享了《燕子》,朱少麟三本小說裡我最喜歡的一本。記不得是我先說燕子還是醫師揭露在先,總之我說自己在追逐幻影,還有對自己嚴苛。

有其他選項就夠了,沒有所有的仗我都得,沒有所有的學問我都得懂。能精於一兩門,已功德圓。

今天只用了3張衛生紙。最後醫師再問了我12月的提報。真的很愛擔心呢醫生w

「只要動腦」的事目前相對簡單,是我在這場情緒沙塵暴的綠洲。腳斷了不能跑,不代表布羅卡區受損不能說話;糖尿病高血壓等其他慢性病,仍然畫畫唱歌跳舞爬山聊八卦;但憂鬱症,或其他精神疾病,卻會被放大解讀為什麼事都做不了。

不過「還做得了」或許也只是我個人的狀態,是不是刻意與粉飾太平我也不太確認。能確定的是,我不希望有人拿這些日記要求其他病友「你看,這人憂鬱症都能寫論文。」

我經常在想話語中的主動與被動,實習時也曾有學生和我說到類似的困惑。我要生氣、要難過、要拖著憂鬱症寫論文是我的事,但若有人來指指點點。干卿何事?

一直覺得「你應該要高興」是種奇怪的用語,聽得人真的會因此高興起來嗎?即便那是在婚前發現伴侶偷吃出軌多年,但直接跳過失落悲傷憤怒難過,我總覺得像是否定那些情緒。也否定一個人的經過。

看診結束後和小葉去她私藏的店家喝咖啡,謝謝她讓我用這種方式維持「手感」,像是也參與了治療。

晚上同學傳來訊息,我看到了但暫時不回。不是所有的訊息都得在第一時間回,回了就有下一則、下一則……和我想要「安靜、不被打擾」的生活衝突。

真是好不容易啊……


上一篇
17 時間和界線得自己捍衛 2020.10.29

下一篇
19 野餐 2020.10.31


《憂鬱症,日與夜》全系列目錄

這是我自兩年前的2020.09.30開始,與憂鬱症共處一段時間的記錄。內文均取自我當時的一篇篇日記。

關於此系列文,有任何好奇、疑惑,歡迎直接留言、fb/line私訊。但若你想匿名發問,也可以用這份匿名表單告訴我喔。

留言